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3]该厂位于湖北汉阳龟山下,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4][5][6][7]1895年,铁厂生产陷入困境,因所购机炉不能去磷,而产自大冶的铁矿石恰恰含磷较高,导致出产的钢材容易断裂,无法达到钢轨要求。[8][9][10][11][12][13]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1][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公司简介
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湖北龟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1892年清政府增拨42万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 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企业。为解决材料和设备问题,1898年开发江西萍乡煤矿,用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以制造钢轨。由于此项改造耗资巨大,1898年向德国资本求贷,1899年与日本签订“煤焦铁矿石互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