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公园

上海雁荡路的法式园林公园
复兴公园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7]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105号,东邻重庆南路,南临复兴中路,西近思南路,北接雁荡路,毗邻淮海路商业街,[5]是上海开辟最早的公园之一。[1]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1日,法租界公董局作出决定,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宣统元年(1909年)6月公园建成,同年7月14日[b]对外开放,时称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8][1]1917年,法租界公董局聘用法籍工程师约少默[c]负责公园的扩建和改建。设计方案于1918年基本通过并开始施工,直至1926年完工。1944年,汪伪上海市政府将顾家宅公园改名为大兴公园。1946年,大兴公园改名为复兴公园,有“民族复兴”之意。“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名红卫公园,但不久即恢复原名。[1][9]2006年8月,复兴公园老公园改造正式开工,于2007年12月底竣工,改造后的复兴公园占地面积88900平方米。[6]公园北、中部以规则式布局为主,西南部以自然式布局为主,[3]主要景点包括假山区、荷花池、温室展览区、月季园、雕像广场、毛毡花坛等。[4]
2002年,复兴公园被评为上海市四星级公园。[10]2023年12月,复兴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2025年,复兴公园月季园获“2024年度上海市公园十大特色植物区”称号。[11]

历史沿革

19世纪80年代,在今[d]雁荡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思南路一带原是一片良田。有个小村子名为“顾家宅”,有户姓顾的人家在此建造了一个私人花园,被称作“顾家宅花园”,这便是复兴公园的雏形。后来,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划定法租界。经过多次扩张,最终确定界址为:北至北长浜(今延安东路西段、延安中路东段),西至顾家宅关帝庙(今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北段),南至丁公桥、晏公庙、打铁浜(今方浜西路、西门路、顺昌路、太仓路),东至城河浜(今人民路西段)。1900年,法租界公董局买下“顾家宅花园”及其周边土地,并将其中一部分租给法军建造兵营,“顾家宅花园”因此变成了“顾家宅兵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1日,法租界公董局作出决定,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宣统元年(1909年)6月公园建成,同年7月14日[b]对外开放,时称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