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论-抖音百科
《宋论》,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晚年撰,共十五卷,以代划分;书中的观点多不同于前人,敢于批评。[1]《宋论》是接续《读通鉴论》的同类作品,但其评说的主要对象是宋代,是宋代的历史,宋代的人和事。[2] 早年王夫之即有“陋宋”之说,其《黄书·宰制》言:“圣人坚揽定趾以救天地之祸,非大反孤秦、陋宋之为不得延。”王夫之根据读《宋史》心得开始撰写《宋论》,“以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1691年《宋论》定稿,每卷别以帝王庙号分类,无标题。[1]每卷下少则一篇,多则几篇文章,每篇一个主题,首尾完整,内容独立,是一部流传广泛,具有很高价值的史论名著。[3]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於湘西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因自称“船山遗老”。生於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於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得年七十四岁。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甲申(1644)以前,用力於诗文、科举;明亡以後,大受刺激,与父亲隐居数年,在辗转流亡中钻研《周易》及诸经,并参与抗清。遭清缉捕,浪迹湖湘一带。顺治八年返湖南衡阳隐居,潜心著述。十三年(1656)著成《黄书》,复著《读通鉴论》、《宋论》、《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等重要著作,著述凡二十五种,有《船山遗书》、《姜斋文集》流传,近人编成《船山全书》。夫之学识极渊博,举凡经史、天文、地理、历法、理学各方面均极熟稔[rěn],於清代思想史具标志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