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斌

于志斌
于志斌,江苏宿迁人,生于1960年8月(出生地:安徽合肥)。1982年秋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学士。此后15年间在安徽出版界工作,先后任职于安徽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部、黄山书社(安徽古籍出版社),历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的职务。

正文

自1995年4月起,担任黄山书社副社长,不久兼任该社副总编辑。1997年12月获得编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1995—1997年,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华大典安徽省联络员。其间,曾兼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总支书记;曾参加安徽省扶贫工作,在庐江县长冲乡任扶贫工作组副组长。从1998年2月起至今,在深海天出版社工作;历任特区读物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党委行政办公室主任;是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第三层次);编审。安徽省推荐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候选人之一,安徽省第一届“十佳出版工作者”候选人之一,广东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人员被推荐人选,广东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二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被推荐人选。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先后策划组织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文化普及之作和学术专著。比如:《名联鉴赏词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7家中央级报纸,先后刊文作推荐评介。获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安徽省版协颁发的1988年度优秀图书二等奖。累计印数3.2万册;《中国名胜联大观》,获1979—l989年度华东地区优秀旅游图书一等奖;《对联学知识导读》,1991年3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认为此书为“对联开创了理论研究的先河”)等一系列对联书籍,弘扬祖国这一优秀文化传统。这一出版行为载入了当代中国楹联历史。他为繁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推动楹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受到中国楹联学会的表扬,曾获得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国“楹联十秀”提名奖
再如:由季羡林常任侠任继愈周一良等学术大师参加撰写的东方文化书籍;其中《东方文化史话》是季羡林先生文革后复出主编的第一部书,也是系统普及东方文化知识的第一本图书,国内有关“东方文化”的第一部史话,《出版年鉴》作过专题介绍。许杰许永璋父子两教授《〈老子〉诗学宇宙》,理论见解新颖,学术品位高,已成为老子研究中的一家之言。1994年10月,获得由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评委会颁发的“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三等奖和南京大学“胡小石文学奖”。万绳楠教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得到日本学者川合安高度评价;该书获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安徽省版协颁发的1991年度优秀图书一等奖。此外,张志哲教授《震荡与整合——春秋历史文化流程》、安旗教授《书法奇观》、谢青教授(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万绳楠教授等《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学术力著;这些图书除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奖项外,还在海外获得相关学术领域的重视,某些研究成果至今被引证和使用。他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向中央文献研究室提出策划、组织出版“毛泽东手批文史古籍选集”之类书稿的建议;“毛组”复函表示已采纳建议、感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