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狼疮

寻常狼疮
寻常狼疮是一种皮肤结核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常从儿童或少年时期开始发病,病程缓慢。本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杆菌可经皮肤损伤处或鼻及口唇黏膜侵入皮肤,也可由破溃的淋巴结、骨关节结核灶直接或经淋巴管蔓延至皮肤,或者内脏结核经血液播散至皮肤。寻常狼疮好发于面部,皮肤基本损害为粟粒至豌豆大的狼疮结节,红褐色,半透明,微隆起于皮面,结节表面薄嫩,触之柔软,结节可融合成片。皮损可自愈形成[bān]痕,也可破溃形成溃疡,溃疡中间或一侧形成瘢痕治愈,边缘或另一侧不断外扩,致组织毁坏而毁容。已愈瘢痕上可再生新的狼疮结节,再溃破形成溃疡,致本病迁延不愈。治疗方法主要是早期、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清除体内潜藏的结核灶,此外还可以辅以中药治疗或局部对症治疗。寻常狼疮形成的结节、溃疡及愈合后的瘢痕会损坏面容,影响美观。瘢痕收缩还可能造成功能障碍,从而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早期、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皮肤损害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但愈合后可能会遗留瘢痕及功能障碍。

就诊科室

  • 皮肤性病科、感染科

病因

  • 寻常狼疮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皮肤引起的。感染的途径如下。
  •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如跌破、撞破、文身和接种卡介苗等皮肤破损处。
  • 也可由鼻及口唇黏膜扩展到皮肤,如用带菌的手指挖鼻孔。
  • 淋巴结或骨关节结核结核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以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蔓延到皮肤。
  • 内脏结核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以经血流播散到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