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头蛇(学名:Calamaria yunnanensis),游蛇科两头蛇属的爬行动物,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多生活于丘陵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景东。[1][2] 形态特征
云南两头蛇的形态特征十分独特。它没有颊鳞和眶前鳞,眶后有一枚小鳞,其上缘与眶上鳞、顶鳞相切,下缘与第3~4枚上唇鳞相切。上唇鳞有4(1—2—1)枚,其中第三片最短,第四片最 长。背鳞光滑无棱,通身13行;腹鳞163枚,尾下鳞19对,肛鳞1枚。
颈部有一对浅色横纹,或者没有横纹。背鳞呈浅褐色,鳞缘有不规则的细小黑斑点,有的彼此合并,几连成黑色。躯干部没有黑色纵纹;腹面橘红色,前端较浅,向后至尾端渐变深,或者腹面浅黄色,无论是橘红色还是浅黄色,都没有斑点,至泄殖肛孔附近,散有斑点。尾下中央形成似锯齿形的灰黑纵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