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贵人赵氏(韩语:폐귀인 조씨,?—1652年1月24日),朝鲜仁祖的后宫嫔妃,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以美貌和阴险手段而闻名。 人物生平
赵氏,籍贯淳昌,系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赵琦之庶出女儿,其母汉玉为赵琦之妾。明崇祯八年(即公元1630年),赵氏经由郑百昌送入宫廷,深得仁祖皇帝的宠爱。副护军李命俊曾就赵氏等非经正规选拔入宫之事上疏规劝,此举触怒了仁祖[1]。
尽管面临争议,仁祖对赵氏的恩宠并未减退。赵氏于崇祯十年(对应朝鲜崇德二年,即1637年)诞下孝明翁主,同年十二月被封为淑媛,次年再获晋升为昭媛[2]。崇德四年(1639年)十月,赵氏诞下皇子崇善君李澂[chéng];崇德五年(1640年)八月,她被封为昭容[3];崇德六年(1641年)十一月,再次诞下皇子乐善君李潚[sù]。随着时间推移,其地位持续上升,于顺治二年(1645年)十月晋升为昭仪[4]。至顺治六年(1649年),即仁祖逝世前三个月,赵氏被册封为贵人[5]。 赵氏在后宫中享有特殊地位,其影响力显著,当时中殿(庄烈王后赵氏)及张淑仪等皆未能获得同等的恩宠,而昭仪(赵氏)则愈发受到君王青睐。她性格中带有一定的隐蔽与机巧,与其不和者往往遭其构陷,宫中上下皆对其心存畏惧[4]。其中,昭显世子之妻愍[mǐn]怀嫔姜氏成为了她最为针对的目标。顺治三年(1646年),姜嫔不幸蒙冤,被仁祖下令赐死,此事在当时普遍被认为是赵氏所为所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