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

1910年成立于北京的议事机构
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资政院的建制在各省地方叫[]议局,谘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

功能

清末预备立宪系列措施之一。是清政府仿照西方的法规体制设立的中央谘议机关。清政府设立资政院,是考虑到"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培养锻炼议员的能力,为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是一个过渡性的立法机构。
清末资政院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下谕设立,宣统元年(1909)颁布章程,1910年10月3日,资政院第一次会议召开。其时慈禧已死,摄政王载沣到会亲致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