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云蒸

洪云蒸
洪云蒸(1583-1636),字化卿,号紫云,是明朝万历庚戌科进士[yōu]县漕泊人。他曾担任都察院御史(从一品),并历任许州判官、三省监军参政、湖广三省按察使、北京国子监助教、北京户部主事广州知府和两广都察史等职务。1636年,他被明朝皇帝御点为都察院左御使。洪云蒸是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他在明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个人简介

洪云蒸字化卿,号紫云,攸县漕泊人,明万历进士。
相传,他年少时家教甚严,母亲让他天天挑两个大土砖上学来往两三公里,以此炼筋骨,炼意志。后来他被推荐到江西很有名望的刘沪潇先生门下读书,很快就进了程朱理学之门。他钻研王阳明学说,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他信服王阳明的“致良知”、“用良知”、“知行合一”的哲理,慨然说:“为人须如此。”他认为“致良知”就是要兴教育,育人才。“用良知”就是要为人民办事;“知行合一”就是要身体力行,不畏艰险。他筹款创办了金仙书院,扩建了书斋和宿舍,邀请有志研究理学之士来院讲课。他给叔叔的诗中写道:“云蒸心愿言报国,千秋万代戴尧天。”表达了他报国为民的心愿。中进士后,任诸暨县令,由于刚正不阿,得罪了上司,被罢官回乡,又在金仙书院讲学三年,弟子遍及湘东诸县。有寄弟子诗写道:“小江江上旧相携,此日涛声满绿溪。我寄檐前声数点,和风和雨到江西。”他写了《金仙书院记》和《金仙洞记》(见《县志》)前文最后写道:“吾儒之道,浩然之气刚大,非金乎;孔孟之畏神服教,非仙乎……今易名书院(原名“凤山”),广建学舍,理学节义,又由兹讲习焉。尚躬行不尚腾口;尚实证实悟,不尚钻纸耳食;尚博物洽闻,不尚剿袭杜撰。其庶几予先世卜居之意云。”这就是他办学的主旨。可敬!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