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锡

邓元锡
邓元锡(1529-1593),字汝极,号潜谷,人称“潜谷先生”,新城县城南津(今属江西省黎川县日峰镇)人。明代中后期理学家、文学家。生于明世宗嘉靖六年,十七岁执行社仓法,为诸生,早年师从邹守益刘邦采。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举,不赴会举,潜心治学三十年,学识渊博。著有《潜学编》十二卷,及《五经绎》《函史》等。

生平事略

邓元锡从小敏颖好学,志向高远,少就读于县城凛山精舍、正宗书院。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在川曰:“譬之豢龙,随其所嗜,岂必膏粱耶?”年十七即能行社仓法,储粮备荒,赈灾扶困,深得乡人钦佩。闻罗近溪讲学,从之游。后又游学吉安学于诸先达,拜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为师。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举后,便杜门谢客,潜心著述,认为“浮世功名”是和做学问相背驰的,从邹守益刘邦采刘阳等人为学,互相切磋。自号“潜谷”,历寒暑30载,因其学识渊博,见解深奥,终于成为当时知名的学者,被人称为“潜谷先生”。
他一生嗜学好古,隐德勿曜。休宁范涞建昌知府,特别器重邓元锡,后为南昌知府时,于万历十六年(1588)入朝述职中,荐举邓元锡。南京祭酒赵用贤御史王道显,巡按御史秦大[kuí]、韩国祯等都先后荐举他入朝,他却极力推辞。在《乞放归田疏》中,陈辞恳切,执意坚诚。最后,因朝廷特准其免予部试,以“翰林侍”诏征召,吏部专人持诏催促他起程,并责其限日赴任,才勉强从命。动身前前往生母墓祭辞,不幸病故于墓所,年六十六。乡人私谥他为“文统先生”。世人将他与吴与弼刘元卿章潢合称为“江右四君子”。

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