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望斗-抖音百科
陈望斗(1902-1994),字抱真,浙江诸暨陈蔡人,著名美陈望斗作陈望斗作术家,中国美院创始者之一。 人物介绍
陈望斗自幼酷爱书画,受胞兄陈孔化(著名书法家)的影响,于192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早年专攻油画,后改学中国画,受业于王济远、李超士、陈抱一、武曾葆诸先生,并深受校长刘海粟喜爱。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先后与丰子恺、关良等同执教于上海师专和神州女学。陈先生重视艺术教育事业,1924年与沈定一、林风眠、潘天寿等先生一起创办了“浙江艺专”(现“中国美院”前身),该校1927年被军阀孙传芳部队毁掉。事后任教于杭州市立中学,因奔父丧回诸暨,任昌文小学校长。解放后任暨阳中学校委会主任。后又在义乌、浦江任教。毕生从事教育50年,培养了不少书画人材,为繁荣暨阳的书画艺术作出巨大的贡献。 先生学画贯中西,早期爱作西画,油画以人物肖像、水彩风景写生居多,如油画《灵隐路》,大雪铺地,三两行人,越显示佛地的清静。先生之画,感情注于笔端,爱憎表于丹青。1917年,先生年不满二十,为抵制日货,雪国耻,漏夜制作大量宣传画,油印散发。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备受列强瓜分蹂躏之苦,当时正值杭州湖滨新建国货陈列馆之机,先生应邀作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大幅油画,色彩强烈,寓意深刻,震动杭城。新中国诞生,他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抗美援朝开始,又创作了《志愿军出国》。上世纪80年代初,诸暨新汽车站落成时,先生已年届八旬,不辞辛劳,创作了《西子故里·浣纱古迹》,供游客一饱眼福,也为家乡添彩。 先生晚年,渐致力于国画,鹤颜童心,进取不止。师武曾葆学画花鸟,因西画功底扎实,转国画得心应手。经潜心研习,猫蝶雀鸟以工笔为主,用半工半写配景,工写结合,形成虚实并存的风格,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