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圃

原河南大学教授
朱芳圃(1895-1973),号耘僧,湖南醴陵南阳桥乡(今属株洲县)人,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民俗学家。先后就读于长沙明德小学、长郡中学,早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曾与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同学、同事)。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的弟子。历任河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开封师范学院教授、河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三届理事长。[1]

人物生平

朱芳圃先生早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后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深造,师从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陈寅恪、李济之等人。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任教,并率先提出“甲骨学”这一学术概念,获得国内外学界认可,由此“甲骨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2]朱芳圃先生一生勤奋、学识广博、功底深厚,在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等方面)、音韵、训诂、历史和考古等诸多领域中的研究均用力深厚,成绩斐然。尤其是在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为学术界所称道。[2]

主要作品

编著有《孙诒让年谱》《殷周文字释丛》《甲骨学商史编》《金文释丛》《甲骨文字编》《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