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松风图

宋朝画家李唐创作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是宋朝画家李唐创作的山水画,作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2],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纵188.7厘米、横139.8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3]
《万壑松风图》为全景式构图[3],画面主峰劲峭壮丽,山腰问烟云缭绕;下部古松满谷,错落有致,深谷中泉水喷流,迂回激荡。画中山石[cūn]、擦、点、染并用,高度融合了李、范、郭诸家硬笔技巧,充分表现出皴[zhuó]之美;松树画法更晁得疏密得体,其中松针繁茂,层次分明,着力表现出长松迎风荡谷的神态,运笔路数变化多端,细劲中别具突兀的气势,自成一家。在这幅画中,李唐以重墨斧劈皴染的画法,展现出一种气势雄伟的气氛,以及质感极佳的山石[4][5]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北派山水”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因画上题写有清晰的纪年,对研究中国美术史上宋代山水画风格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1]。《万壑松风图》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并称为北宋三大巨碑式山水画,同时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三宝”[2]

作品内容

《万壑松风图》其上山峰高峙,山石[chán]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清岚浮动。从山麓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下,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山脚下乱石珠连,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