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满

春秋时期周大夫
王孙满,原名姬满,春秋时期周朝的大夫,周襄王的孙子。[1][2][3]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楚庄王攻打陆浑戎人,军队到达雒水,并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得知后,派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图取代周王室。王孙满回答:“统治天下在于道德,不在于鼎。从前夏朝正在实行德政的时候,远方各地把各种奇异东西都画成图象,九州贡献出金属,铸成九鼎,把画下来的各种东西的图象铸在鼎上,鼎上面有各种东西的图象,教人民知道神物和怪异。所以人民进入川泽山林,不会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螭魅罔两这些妖怪都不会遇到。因此能够上下和协,受到上天的保佑。夏桀昏乱,鼎迁到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天子德行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美德的人,是有一定极限的。成王把九鼎放在郏鄏,曾经占卜过,可以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能问的。”[1][2][3]

生平事迹

《吕氏春秋·悔过》云:“师行过周,王孙满要门而窥之,曰:‘……过天子之城,宜橐(tuó)甲束兵,左右皆下。’”而现在秦师只免胄、超乘,不但不合乎“礼”,而且有示勇的用意,是对周天子的不敬。
鲁宣公三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领兵至洛水,在周天子脚下耀武扬威,检阅部队。周定王不知道这个向来不顺从的臣子到底要干什么,于是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军,实际上是探探楚国的虚实。王孙满就是周朝的一个宗室贵族。楚庄王风光了一阵子,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想向周天子挑衅一下。他借机询问九鼎的轻重大小,意思嘛当然就是想要和周天子争天下了(楚庄王认为周朝积贫积弱好欺负),王孙满何等聪明的人物,马上就看出了楚庄王的企图。他就告诉楚子:"在德不在鼎"(这是春秋时期普遍的政治观点,国家的强大在于施德政,而不是穷兵[]武,到了战国时期,观点正好反了过来)。接着他讲了九鼎的来历。他说夏禹实施德政,各地诸侯都把自己那里的奇异之物绘制图,献给朝廷,九州的长官也把金属制品上贡。于是夏禹就把这些金属品做成九鼎,上面铸出各种奇异之物的形状。这样,百姓在山川林泽就不会碰到妖怪,不会遇到不顺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赐福。夏桀昏乱,九鼎就迁到商朝商纣暴虐,九鼎又迁到周朝。有美德的时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离德行的时候,鼎大也是很轻的。而且上天保佑品德好,施宽政于民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