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宪-抖音百科
李宪(762年—829年),字章武,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代中期将领,西平郡王李晟之子。起家太原府参军,后迁醴泉县尉,李宪从事襄阳于頔、魏博田弘正二镇,颇有政绩,[1]入朝,为宗正少卿,迁光禄卿,[2]曾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江西观察使,后又转任岭南节度使,死于任上。其墓在今江西分宜的大冈山风景区。[3][4][5] 人物生平
李宪为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十子。李晟诸子中,李宪与李愬最有仁德和孝心。李晟死后,只有李宪与李愬坚持为父庐墓三年。李宪长大后,喜欢儒家学说,遵守礼法,庄重自持。初任太原府参军事、醴[lǐ]泉县尉。于頔任襄阳节度使时,征召李宪为军府从事。 当时吴少诚扩张到淮西,独怕于頔的强大威势,时人认为是有李宪帮助谋划。不久,进入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府,升任卫州刺史,以政绩良好著称。后来,调任绛[jiàng]州刺史。绛州有人用妖术引诱百姓作乱,李宪将他们逮捕杀掉。 河中郡的士兵本来靠绛州供应军粮,汾河船运可以通黄河、渭水,每年租谷和买的粮食,经常几十万石,运往旧敖堡山粮仓,道路险要,百姓运送粮食,十头牛难运一车粮。李宪在汾河边选地建新仓,应当花费二百万钱,请求朝廷批准备留下垣县的粟卖到河南,用这钱买绛州的粟,既免除运输的辛苦,又计算它的赢利来修新仓,绛州人靠此获得了好处,回朝廷任宗正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