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X射线衍射发现者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语: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是出生在澳大利亚的英国物理学家和 X 射线晶体学家,25岁时与父亲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因“通过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所作出的贡献”共同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截至 2024年,他是物理学领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6]
劳伦斯·布拉格在1908年获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12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秋天,他开始研究劳厄(Max von Laue)发现的X射线衍射现象,并于11月在《剑桥哲学学会学报》上发表了关于这个课题的第一篇论文。1914年劳伦斯·布拉格被选为三一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员和讲师,同年荣获巴纳德奖章。1912年到1914年,他和父亲亨利·布拉格一起研究晶体学领域并在1915年将研究成果以摘要形式发表,因此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父子二人的研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一战期间劳伦斯·布拉格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声音测距部队担任军官,进行水听器研究探测敌人的潜艇。1919年劳伦斯·布拉格去了曼彻斯特大,成立了一个重要的晶体学研究小组,在那一直工作到1937年。随后他又在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1938年,劳伦斯·布拉格被任命为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的负责人,从1938年到1953年他一直在那里工作。在这个职位上,他激发了许多伟大科学家的研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1954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直到1966年退休。[7]1971年7月1日,他于沃尔德林菲尔德家中附近的医院去世,享年81岁。[8]
劳伦斯·布拉格的主要著作有《X射线和晶体结构》《结晶态》《矿物的原子结构》《X射线分析的进展》和《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9]他和他的父亲亨利·布拉格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系统地探测晶体结构。[2]后来他开始研究应用X射线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第一次确定了生命物质极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并培养了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等9所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科隆大学的荣誉哲学博士学位以及圣安得鲁斯大学的荣誉法律博士学位。他是英国很多团体的名誉成员,同时又是美、法、中等国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还是法国矿物和结晶学会名誉会员。[1]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