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翅鲸(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座头鲸,是须鲸科大翅鲸属哺乳动物。大翅鲸的英文名是humpback whale,意思是驼背鲸。[5][6]大翅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开放海域中,在中国沿海地区多见于台湾以南海域,主要栖息于近海海水浅层,它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2018年——无危(LC)[2],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 大翅鲸体长可达17米,体重可达30余吨。它们的体型粗壮,长宽比大约为1/5,有一个大头,尾脊向下弯,好像人类的驼背。[6]大翅鲸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们的鳍肢,长度约为体长的1/3,是鲸类中最长的,前缘有9-10个皮质瘤,使得鳍肢的边缘呈锯齿状。[6][5] 大翅鲸喜欢“唱歌”,也喜欢跃出水面,这让它们受到观鲸者的欢迎。[6][5]大翅鲸也是迁徙性最强的鲸类之一,它们一次迁徙的路程经常会超过8000公里。[5]大翅鲸的别名座头鲸的词源来自日语,其中座头这个词指日本江户时代视障人士阶级所属的社会阶层,因为大翅鲸背鳍的基部较宽,从水面上看形似拿着琵琶卖唱的盲人艺人,因此得名。[6] 命名
最早在1781年为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命名的是博物学者波罗斯基(Georg Heinrich Borowski),在1846年博物学者和动物学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命名了大翅鲸属(Megaptera)。Megaptera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巨大的翅膀,而novaeangliae的意思是新英格兰,纪念第一次采集大翅鲸标本的地点。大翅鲸英文名中的humpback是驼背的意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