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伟长-抖音百科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苏无锡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4][3]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6]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4]早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程师。归国后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3]他提出的“浅壳大挠度方程”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钱伟长方程”;在圆薄板大挠度问题上,提出以中心挠度为小参数的摄动法,在国际上称为“钱伟长方法”。[7][4][8][2]1956年,钱伟长任清华大学副校长。[9]1983年起,钱伟长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10]他注重通识教育,着力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4][11]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瑞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8岁。[2] 人物经历
早年求学
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一个书香门第,[4]父亲钱挚听取胞弟钱穆的建议,为其取名伟长,源自东汉建安七子中徐干的字,寓意今后能见贤思齐、有所作为。[5][3]1931年,钱伟长从苏州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师从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至1937年研究生毕业。[3]1939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授课期间,与林家翘、郭永怀等同学参加中英庚款留学选拔考试,成绩难分伯仲,遂破例增加两个名额,将三人同时 录取。1940年,三位学子一同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师从著名应用数学家辛格,[4]钱伟长选择弹性力学专业,在导师指导下研究弹性板壳的统一内禀理论,获博士学位;[3]1942年,在辛格教授的竭力推荐下,钱伟长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担任工程师,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与先前在此工作的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再次成为同学。[3][12][4]钱伟长主要从事弹道计算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研究,为美国早期的火箭试制做出重要贡献。[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