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八粥-抖音百科
腊八粥,是中国的一种节令食物,由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栗子,杏仁、核桃仁、荔枝肉、葡萄干、菱角米和各种豆类一同熬制而成,在腊八节食用。中国古代有冬至食用红豆粥的习俗,后与汉传佛教的腊月初八习俗融合,于宋朝形成了腊八节食用腊八粥的习俗。除食用之外,一些地方还有用腊八粥祈求丰年、辟邪驱疫的风俗。[1][2] 历史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中国民间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一些传说将腊八粥与名人联系起来,认为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孔子或岳飞或朱元璋靠着杂粮煮成的粥才渡过难关的经历。另一些传说则具有道德意味,说曾经有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在冬日里饥寒交迫,靠着杂粮熬成的粥才活下来(一说没等粥熬成就死去),于是后人煮腊八粥以示警醒。[3][4][2] 实际上,腊八粥的产生,主要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 有关的。早在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僧人就有在腊月八日制作药膳食用的习俗。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汉地佛教认为,腊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开悟成道的日子。传说他在入定之前,曾接受牧女修舍佉[qū](Sujata)奉上的乳糜(牛奶粥)。为表示纪念,汉地佛教会在腊月八日浴佛、熬粥。[1][5][6][7] 腊八粥的另一个源头 则是中国民间本土的冬至粥。中国古代认为,红豆有辟邪、驱疫的功效,因而民间有在冬至食用红豆粥的习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