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镭-抖音百科
镭(英文名称:Radium)元素符号Ra,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88,相对分子质量226.0254,在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ⅡA族,是典型的碱土金属。1898年,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百万倍的新元素,并取英文名为“Radium”(镭),该英文名来源于拉丁文“radius”,即“射线”的意思。镭在化合物中呈正 二价,其化学性质与钡[bèi]相似。它是一种发亮的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毒性很大。镭作为三个天然放射系得成员,在自然界,凡是有铀[yóu]、钍[tǔ]矿的地方都会有镭。早期,曾利用镭的γ辐射来治疗癌症、制造发光粉等,但现如今主要用途在制备标准源与制备锕[ā]-227。[2][3][4][5] 发现历史
居里夫妇首先对各种物种进行放射性考察,在实验研究中通过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并开创了放射化学。[6][7]在法国学者亨利·贝克勒尔于1896年发现铀的放射性之后,居里夫妇证实了铀化合物的辐射强度与化合物中铀的含量成正比,但沥青铀矿的辐射比从金属铀制得的U₃O₈的辐射强几倍。玛丽娅·斯克罗多夫斯卡·居里推测,在矿石中含有某种未知物质,该物质放出比铀还强的射线。1898年,玛丽娅·斯克罗多夫斯卡·居里继发现钋之后,又发现了镭。[8]在奥地利政府馈赠的一吨废矿渣中,居里夫妇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9]1898年,居里夫妇将获得的溶液分成含已知化学元素的馏分,发现在含硫化铋和硫酸钡的馏分中有放射性。将含有未知放射源的硫酸钡转化为氯化钡,用分级结晶法提取了原子序数为88的新化学元素,居里称其为镭(Yadius-射线)。并测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6。[8][9] 分布情况
镭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多种矿石和矿泉中,作为三个天然放射系的成员,凡是有铀、钍矿的地方都会有镭。[3]镭多存在于刚果、加拿大等地大矿床中。[10]当矿石中可溶性的镭盐受地下水浸蚀时,其流失量可达85%。因此,铀、钍矿区的环境水中,镭含量较高。在某些地方的矿泉水中,镭的含量更高,可达10⁻⁹-10⁻⁸克/升。[3]大量的镭沉积在盎坦里俄、新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别的地方。[10]地壳中镭的平均丰度为1×10⁻⁹ %,总量为1.8×10⁷吨。海水中镭的浓度约10⁻¹³克/升,全世界海洋中约有2万吨镭。[11]镭在工业环境中以氧化物,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和发光残留物的形式存在,在铀矿石中微量存在。[12]在处理沥青铀矿提取铀时,镭经常与钡一起在不溶于酸的残渣中以硫酸盐形式回收。镭盐与钡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也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