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光寺-抖音百科
海光寺(Tianjin Temple)原名普陀寺,俗称“葡萄寺”。坐落在天津旧城迤南三里,今位于和平区南京路2号中国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海光医院和272医院所在地。清朝天津总兵兰里建寺并延请名僧成衡来主持,后因康熙帝巡视天津,亲自为普陀寺赐题匾额“海光 寺”而声名大噪。终在庚子事变中庙宇尽毁。[2][7] 海光寺始建于1706年,于清朝咸丰年间(1858年)作为《天津条约》签约地,清政府在此先后和日本、美国等国签订《天津条约》。1719年,康熙巡视西淀为其赐名。1867年,李鸿章接管军火机器总局,改名为“天津机器局”,并进行五次扩充。1900年,在天津保卫战中,海光寺庙宇尽毁并成为日军驻扎地。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继续在海光寺驻营扎兵。解放战争胜利后,改建为血液研究所和二七二医院,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液研究所和272医院驻地。[1][8][6] 天津海光寺机器西局是中国北方最早出现具有近代规模的机械工厂。其行宫立样的两张珍贵图纸为研究清末兵工厂提供了重要意义。海光寺机器西局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革和曲折。清朝初年的建寺、皇帝赐名,到签订不平等条约,再到八国联军入侵,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在这个地方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海光寺成为近代历史的见证者,反映出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挑战和变化。[9][10][11] 名称由来
海光寺原名普陀寺,其旧址现于南京路与南门外大街交汇处东北侧,即南京路以北、多伦道以南、万全道以西、南门外大街以东的范围。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天津总兵兰里,申请建寺并延请名僧成衡来主持。寺成,其内宽敞壮观,院内遍栽葡萄,故俗称“葡萄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