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湖北省宜昌市辖县
1
4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宜昌市南部边缘,东临宜都市和松滋市,南与湖南省石门县相邻,西与鹤峰县、巴东县交界,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1]截至2024年末,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户籍总户数7.19万户,户籍总人口为18.82万人,常住人口16.18万,城镇化率42.98%。[6]截至2023年5月,全县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13个居民委员会、97个村民委员会、53个居民小组、691个村民小组。[2]县人民政府驻五峰县渔洋关镇幸福大道32号。[13][12]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斜,[3]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32座;[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3]年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52mm。[14]县域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清江水系[3]境内有渔洋河泗洋河、南河、天池河、湾潭河五大河流,支流30余条,流域面积1956km²。[15]五峰县秦属黔中郡西汉隶属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晋。元末土司错处其间,隶属容美土司,归四川管辖。[16]明清时属彝陵州、荆州府,雍正年间改土归流长乐县,后更名五峰县。1949年解放,历经区划调整,1984年撤销县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治五峰镇[4]2015年,县治由五峰镇迁至渔洋关镇[12]
五峰县第一产业以茶叶、中草药材为主,第二产业以生产锂离子电池、精制茶、水泥为主,第三产业以批零住餐业为主。2024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6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3%。[9]旅游业以洞穴景观、奇峰异石及象形山石为主,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10]自然保护区1个,[11]革命纪念地5个。[11]
五峰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南曲”“薅草锣鼓”“土家族打溜子”“板凳龙”“肉连响”“撒叶儿响”“柳子戏”“花鼓子”“山歌”等地方文艺,[11]其中南曲、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和撒叶儿嗬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b][17]五峰县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18]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19]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20]并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2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