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1]诗人、作家、[2]中国现代第一位女建筑师[3]。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1][4]曾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建筑协会理事。[1]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1920年,林徽因随其父、民国政要林长民游历欧洲并接受了建筑启蒙,期间与徐志摩相识,并对新诗产生了浓厚兴趣。1922年,她与梁思成相识相爱,两年后二人赴欧留学。1928年3月他们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回国后在东北大学任教。[5]1931年林徽因开始创作文学,先后完成了《那一晚》《情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经典代表作品,被胡适称为“中国一代才女”。[6]1932年,林徽因完成了建筑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是中国现代第一篇建筑理论方面的论文,同年与梁思成共同完成了《平郊建筑杂录》。[7]1940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并先后一起创办了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建筑系,从此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研究体系。林徽因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第一位女教授,[1][8]并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肺病逝世,享年51岁。[1]

人物生平

求学生涯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陆官巷住宅。林徽因一名为祖父林孝恂所起,取自《诗经·大雅》的“思齐”一诗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为避免与上海一位男性多产无聊写家林微音名字相混改名徽因。[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