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侠影录》是中国作家梁羽生于1958年开始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11]小说于1959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在《大公报·小说林》上连载,[12]是梁羽生心中最满意的作品。[9][13]
该小说以明朝土木堡之变为历史背景,通过描写大明王朝与张士诚后代之间的关系、朝堂之上忠奸之间的斗争以及中原大地与蒙古的民族冲突,宣扬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思想,突出了爱国保民的积极主题。在漠北瓦刺部落长大的主角张丹枫,为了报答先祖在长江兵败、饮恨受戮之仇,返回中原,意图与朱元璋的子孙再次争夺天下。在旅途中,他遇到了明室忠臣云靖的孙女云蕾,两人坠入情网后才发现两家原来是世仇。张丹枫回国不久,瓦剌入侵中华,发生了明朝皇帝"御驾亲征"被敌人俘虏的“土木堡之变”。张丹枫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王霸之业,决定帮助朝廷柱石于谦抵抗敌人,将先祖宝藏献给于谦作为军饷,并冒险重回漠北,救出朱元璋的后代明英宗朱祁镇。作者将张丹枫与云蕾的爱情波折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一笑恩仇尽”的创作思想,谱写了一部武侠传奇故事。[14] 《萍踪侠影录》以其精湛的笔法、丰富的人物塑造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成为了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其所塑造的情节、人物和世界观对后来的武侠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小说《萍踪侠影录》分别在1977年、1984年、2004年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1984年,由刘松仁和米雪主演的版本是梁羽生先生最满意的版本。[16]大陆武侠文学会会长刘伯辉曾称,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是大陆第一部引进出版的武侠小说。[17]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