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纹蟒(学名:Malayopython reticulatus),又名爪哇岩蟒,是马来蟒属的一种蛇类。[3][2]网纹蟒是东南亚重要的经济自然资源,[13]通常情况下,人类捕猎网纹蟒主要是为了获取蛇皮,或者将其作为食物、传统药物和宠物。[3]网纹蟒分布较为广泛,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1]但是,对网纹蟒栖息地的大规模采伐和商业开发可能会对该物种的繁育造成较大影响,比如在越南中南部,人类活动范围也不断加大,致使网纹蟒的栖息地越来越少。[9]因此,网纹蟒于2023年2月23日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4][5]除印度尼西亚以外,网纹蟒在所有东 南亚国家都受到保护,老挝、越南和柬埔寨禁止从野外非法捕猎。[1] 网纹蟒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越南、缅甸等地;[14]栖息地海拔大约为1200~2500米,喜欢高温潮湿的河湖森林地带;[15][16]依靠嗅觉和触觉来定位捕食者和猎物,[17]主要捕食哺乳动物,偶尔也捕食鸟类,有记录曾捕食过60千克的猪;[11][12]善于游泳,较小的个体在受到干扰时会下水,并迅速游到深处。[18] 网纹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蟒蛇之一,平均体长可达6米。[19][7]其两眼线条向下延伸到鼻子,背部呈现灰褐色和黄褐色,身体上有复杂的几何图案。身体中央的图形大而颜色深,两侧的形状小而颜色浅,并因这类网斑状花纹而得名“网纹蟒”。[8][9]
形态特征
网纹蟒是世界上最长的蟒蛇,雌性网纹蟒在体形上比雄性大得多,平均可长到6.09米长,90千克重,而雄性平均长约4.5米,重量45千克左右。[19][7]其两眼线条向下延伸到鼻子,背部呈现灰褐色和黄褐色,身体上有复杂的几何图案,包括不规则的菱形,钻石形,由黑曜色,黄色,浅灰色等不同颜色融合而成,身体中央的图形大而颜色深,两侧的形状小而颜色浅,并因这类网斑状花纹而得名“网纹蟒”。[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