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弘度,也作刘洪度。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南汉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942-943年。汉高祖刘䶮第三个儿子,母昭仪赵氏。[1] 刘玢初封宾王,又封秦王。[2]高祖临终时,本欲立幼子刘弘昌为帝,经臣下劝谏,乃立嫡长子刘玢。刘玢初即位时,荒淫骄奢,不事朝政,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爆发张遇贤领导的农民起义,但刘玢骄奢,不理朝政,其父还未安葬,便在宫中饮酒作乐,[3]其弟晋王刘弘熙见状欲取而代之。在位第二年,刘弘熙命人练习手搏,博取其兄欢心,刘玢果然大喜,设宴整日,饮酒至深夜。宴会结束,刘玢被刘弘熙派人拖拽而死[4]。谥号殇帝。[5] 各路史学家一致认为刘玢行事荒淫,不亲政事。[6][7][8]
摘要图来源:[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