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tetanus/lockjaw)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感染机体造成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6]。破伤风可分为新生儿破伤风和非新生儿破伤风[1],中国已在2012年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7],非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牙关紧闭(或苦笑面容)或疼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包含上述任何一种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1]。 破伤风在发达国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低收入国家和不发达地区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估计全世界每年破伤风发病数约为100万例,因破伤风死亡人数为30万-50万例[8]。
命名
破伤风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造成的肌肉痉挛,从而使用“tetanus”来描述破伤风[2]。在20世纪40年代前,古希腊人、古埃及人以及许多临床医生早已熟知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外伤的联系[2]。由于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咬肌剧烈的痛性痉挛、无法张口,因此现代语言仍在使用“lockjaw”(牙关紧闭)来描述破伤风[2]。 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