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虾蛄(学名:Oratosquilla oratoria)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一种虾,也称虾爬子、螳螂虾、虾虎、琵琶虾等。[1][3]虾蛄是大型底栖海洋甲壳类,生活区域的基质是泥底或沙泥底,[4]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海域,如俄罗斯、日本、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区。[3][5] 口虾蛄身体背腹扁平,[6]共有20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7]可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两部分。除尾节外,每一体节着生有一对附肢。口虾蛄第3对步足雌雄异形。[5]头胸甲背面具坑点,中央脊发达 、完整,前叉与中央脊相连续。[8]腹部扁平而强大。尾肢与尾节组成强大的尾扇。[5]
口虾蛄具有较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口虾蛄肉质鲜美,味道鲜嫩,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虾蛄的头部及壳分别可加工提取虾蛄油、甲壳质等,从而产生经济效益。[3][9][10][11]口虾蛄不是传统的渔业目标物种,随着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目前(2019年数据)已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渔业物种之一。[12][13] 形态特征
口虾蛄身体背腹扁平,[6]初次性成熟体长为76~80毫米,[5]三龄(三年生)体长通常为150~175毫米。[14]共有20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7]可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两部分,头部与胸部前4节愈合形成头胸部,由头胸甲覆盖其上,胸部后4节露出头胸甲之外,可自由活动。除尾节外,每一体节着生有一对附肢,共19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