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

明清时期盛放鼻烟的容器
鼻烟壶(Snuff Bottle[1]是用来盛放鼻烟的容器,高约3~8厘米,[4]多为敛口,口径较小,口部以软木塞封闭。有的还装有细小的骨勺,可以方便从瓶中舀出鼻烟。体积小,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5]人们在使用鼻烟壶时,通常是用鼻子将裹含着药气和香气的鼻烟吸入鼻腔粘膜,而后烟气散布全身,以此调节人体机能防病治病。现代社会闻鼻烟的习惯逐渐淡化,鼻烟壶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降低,收藏价值升高。[6][7]
鼻烟壶起源于美洲,初期为盒状[6],随着15世纪美洲大陆被哥伦布发现,鼻烟盒也随着烟草香料等成为重要商品,并在欧洲逐渐发展出更加精巧的造型。17世纪中期,鼻烟盒在欧洲贵族阶层成为一种时尚潮流。[7][8]明清时期中国增加对外贸易往来,欧洲的鼻烟盒开始传入中国,由清宫廷改良制作成瓶状。清代早期的鼻烟壶只在宫廷内部流传,供皇室贵族使用,清后期的鼻烟壶开始在民间流行,由民间制造行进行制作,受地域文化影响,出现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多样的艺术主题。[3][7]
制作鼻烟壶的材质种类繁多,有玻璃、瓷、玉、翡翠水晶玛瑙琥珀竹黄、象牙等等,融会了中国书画、雕刻、镶嵌等多种传统工艺,因此鼻烟壶又被誉为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全的袖珍艺术品。如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清乾隆款料胎珐琅彩人物图鼻烟壶,绘画精细入微,是一件玻璃与珐琅彩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9]鼻烟壶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虽然引入中国的时间较晚,但广为流行,成为中国微观艺术的一个品类。[10]
鼻烟壶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集中国多样艺术之大成。20世纪60年代成立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鼻烟壶在市场上的价值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收藏品。鼻烟壶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成为了代表“中国收藏品”的象征。[11][12][13][14][15]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