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木姜子

樟科新木姜子属植物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 (Blume) Koidz.),樟科Lauraceae新木姜子属Neolitsea常绿乔木,又名男刁樟[1]。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在中国产于浙江省上海市[2]。舟山新木姜子通常生长在山坡阔叶林中或边缘地区,是滨海特有植物[3]。其种群分布窄且数量稀少,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将其评估为“濒危”(EN)等级[5]
舟山新木姜子高达10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嫩枝密被金黄色丝状柔毛,老枝紫褐色。顶芽圆卵形。叶互生,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革质;叶柄颇粗壮,初时密被金黄色丝状柔毛,后毛渐脱落变无毛。伞形花序簇生叶腋或枝侧,无总梗;每一花序有花5朵;花被裂片4,椭圆形。果球形;果托浅盘状;果梗粗壮,有柔毛。花期9-10月,果期翌年1-2月。[2]
由于舟山新木姜子是中国舟山市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唯一以舟山地名命名的植物,因此,在1996年舟山新木姜子被定为舟山市市树[6]。舟山新木姜子有着浓厚的佛教文化内涵,故被誉为“佛光”树[6]。该树种生长迅速、木质优良,纹理美观,可以作为建筑、家具的上等用材;该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芳香油可用于化妆品的制作;该植物耐盐碱、抗风性强,可作为海岛植被恢复的栽培树种[7]

研究历史

1826年,荷兰植物学家布鲁曼,在中国舟山首次采集到舟山新木姜子的模式标本[6]。中国的研究人员先后在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中对舟山新木姜子的种质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对舟山新木姜子进行了育苗和应用研究[8]。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舟山新木姜子的更多分布地,杨同辉等对中国宁波沿海地区的舟山新木姜子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2019年4月,在杨同辉对北仑区的海岛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中国梅山岛有舟山新木姜子分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