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

唐朝大型宫殿建筑群
1
2
上阳宫,唐宫名,[1]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东靠宫城,南临洛水,西拒谷水,北达禁苑。上阳宫是唐高宗在紫微城西新建的皇宫,被称为“西宫”。它的出现是隋唐洛阳城进入“两宫制”的标志。其遗址位置在水泥制品厂一带,[2][3]建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隋代十六苑的基础上修建而成。[1][4]这是一处坐西朝东的园林建筑,依地势可分为六大组团,分别为观风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阳宫。其中,上阳宫正殿为观风殿,正门为提象门;东、西上阳宫以谷水为界,上架虹桥,以通往来,其设置使洛阳城的中轴线大体居中。[5]
唐高宗晚年长居上阳宫,武则天也常在这里理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代女皇退位,还政李唐,之后便迁居上阳宫。最后,她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82岁。唐玄宗登基后,居洛期间也常住在上阳宫。他除了在上阳宫处理朝政、大宴群臣,还在这里安置了许多宫女。[5]杨贵妃专宠后,后宫之人无复进幸,有美色者辄置别宫,上阳宫是其一处。杜牧《洛阳秋夕》:“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6]开元年间,唐代宗李豫在上阳宫出生。吐蕃使者等前来朝贡时,唐玄宗曾下令将珍奇贡品列于提象门外,让众人欣赏。[5]
上阳宫于1989年开始发掘。已发掘部分有砖石砌壁的水池,池底铺卵石,池岸垒砌太湖石,岸边有立栏杆的柱洞,沿池建有廊房,其池曲屈,在西端通向水渠的尽头建有水榭[xiè]。据记载,上阳宫内殿堂楼阁鳞次柿比,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既是封建帝王游乐颐养之所,又是接见使臣、处理政务的要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常于此听政。[7]遗址中出土的遗物主要为建筑构件,包括琉璃瓦及莲花纹瓦当、菊花纹铺地方砖、镂孔铜饰等。水池淤土中出土有一件螭[chī]首,以整块青石精雕而成,形神兼备,是唐代石雕中的精品。[5]2013年8月洛阳市在上阳宫遗址一带建设了上阳宫文化园,仅仅是当年上阳宫的一个极小的局部,门票免费。复原后的上阳宫位于洛浦公园彩虹桥东、滨河北路与上阳路交会处,占地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洛阳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点项目,是集宫廷演艺、宫廷美食、宫廷娱乐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8]

历史沿革

宫殿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