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

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师
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年9月23日[a]-1849年4月18日),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师。他出生于江户本所割下水(现东京墨田区),幼名为时太郎,后改名为铁藏,而葛饰北斋则是他的画号。[3][1]
葛饰北斋(以下简称“北斋”)自述6岁起就喜欢描摹事物外貌。[7]12岁时,他在一家租书铺打工,14岁左右曾从事过雕版师的工作。1778年,19岁[b]的他拜入浮世绘画师胜川春章的门下,并以胜川春朗的画号出道。1794年,北斋脱离胜川派,此后不再从属于任何画派。没有了画派的束缚后,北斋展开了自由的创作之路。他不再受限于特定的绘画风格,而是积极学习琳派[c]西洋画中国画以及土佐派[d]的技法和方法。他将各家之长融合在一起,最终自成一家。[3][2][4]
北斋在他长达七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使用过三十多个画号,搬家次数更是高达九十多次,留下了约三万多幅浮世绘作品和大量插图,作品题材广泛,有美人画、风景画、花鸟画等,几乎涵盖了浮世绘这一艺术形式的所有题材,代表作有《富岳三十六景》《北斋漫画》《富士越龙图》等。[4][5]
作为日本江户时期最重要的浮世绘画家,北斋提高了风景绘在浮世绘中的地位,[2][8]1867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其大胆的构图和鲜明的色彩在传统的欧洲绘画中是前所未有的,对欧洲艺术家们产生了重大影响。196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评议会上,北斋被表彰为世界文化巨匠,此后还成为1999年美国杂志《生活》评选的“千禧年留下伟大业绩的一百人”中唯一的日本人。[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