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瘰螈-抖音百科
香港瘰[luǒ]螈(学名: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别名为水和尚、水蛇、小娃娃鱼,[2]是蝾螈科瘰螈属两栖类动物,[1]全身呈现浅褐色或褐黑色,雄螈全长104-127mm,而雌螈118-150mm,躯干圆柱状,体两侧不存在肋沟,疣粒大;体腹面布有橘红色或橘黄色圆形斑块。头体背腹面有小疣;唇褶明显,无囟[xìn]门,犁骨齿列呈“∧”形。[8]该物种存在性别二态性。雄螈肛部显著隆起,肛孔长,基部有乳突;雌螈肛部微隆起,肛孔短,无乳突。雄螈繁殖季节尾部具有一灰白色条带,雄螈在泄殖腔开口前有橙色斑块。[9][2] 香港瘰螈属于中国特有种,分布范围狭窄,仅发现于中国广东和香港。[2]生活在海拔270-940m的山区流溪中,尤其喜欢水质清澈、水底多细石和悬挂有植被的静水区域。繁殖期时,在缓慢流动、清澈的溪流中繁殖。[8][10] 由于过度捕捉与栖息地质量下降,香港瘰螈的种群数量持续减少。[8]2000年,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2021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等级为近危(NT)。[3]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5] 分类与命名
1962年,香港瘰螈被报道后,因四川省生物研究所缺少标本核查,认为是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的一个亚种,此后,费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两栖动物学家)和叶昌媛(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研究员)等人沿用了该亚种名。2005年,费梁等人依据标本对形态特征重新描述和研究后,考虑到中国瘰螈的繁殖期在5-6月,而香港瘰螈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因此,恢复为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