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昂族-抖音百科
德昂族属南亚语系民族,是古代孟-高棉族群后裔的一部分。[11]在新石器时代属有肩石器[a]文化圈。生活在今澜沧江、怒江中游到楚雄星宿江等广袤的区域里,被中国史书称为“百濮[pú]”[b]民族中的一支。[12][14][15]东汉时,滇西南哀牢地区的濮人部落被称为“闽濮”。[15][16]隋唐时期,德昂族的先民从闵濮中分化出来,被称为“朴子蛮”“茫蛮部落”等。宋朝后期德昂 族先民建立起了自己的区域统治,即“金齿国”。元代,经过对金齿地区长年的征服,金齿奴隶主制度瓦解。“白夷”(傣族先民)强盛起来,德昂族被迫逐渐向山区迁移。[17]明代,德昂族先民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经过元、明两个朝代的发展,潞江以西的金齿人逐渐分化为德昂族。作为单一民族被载入史籍则是清初之时,清乾隆《东华录》中写做“波龙”“波笼”,光绪《永昌府志》写做“崩龙”等。[15][18][19][20]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1] 德昂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的群山之中,属亚热带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飞雪,是一个宜农、宜牧、宜居住的美丽之乡。[1][6] 德昂族主要从事农业。尤善种茶,被称为“古老的茶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1][21][4][22]德昂族信奉小乘佛教,也保留着对原始宗教的信仰。[23]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德昂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针,对德昂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德昂族民族乡的建立,也标志着这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同样行使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其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4]其中“德昂族浇花节”“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26] 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