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简称CT)又叫变流器[2],是一种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实际成正比、且在联接方法正确时其相位差接近于零的互感器。[1]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类似,基于电磁感应现象,使用时其一次线圈直接串接于一次电路中,匝数很少,其电流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被测线路中负荷电流的大小,与二次线圈的电流大小无关,电流互感器的种类很多,按安装地点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按原理可分为电磁式、霍尔式和光电式,按绝缘形式,可分为干式、浇注式、油浸式等。[4] 电流互感器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实验中,他将一根导体线环绕在一个磁铁上,并将导体线的一端连接到一个电池。当电池通电时,导体中就会出现电流,而在关闭电池时,导体中会出现反向电流,这种现象的发现打开了电磁学的新纪元,也为电流互感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6] 电流互感器是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联络的主要元件,可以给继电器电流线圈与测量仪表等提供电流,正确反映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还可以检查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故障。[3] 为了规范电流互感器的规格和应用,众多国家也将其纳入法规的管理对象,比如最新的中国的GB1208-2016,IEC的IEC60044-8-2002电流互感器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