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

公元前205年汉军与楚军进行的会战
彭城之战,是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领的汉军项羽率领的楚军之间进行的会战,此战刘邦大军进占楚国首邑彭城,但楚军迅速反击,使刘邦军几乎被全部歼灭。[1]
公元前205年,由于诸侯内乱,项羽决定发兵攻齐,此举使得楚军深陷齐境,而刘邦则抓住了此次进军中原的好时机,向彭城推进。为了顺利夺取彭城,刘邦在战前做了一系列准备。汉军一共分为三路,三军会合,很快就攻占了彭城。在攻占彭城之后,刘邦并未作进一步的战略部署。而项羽在听说了彭城被占领后,立即率领3万精锐骑兵南下,从鲁经胡陵,迅速击败了樊哙,抵达萧邑后,项羽立即发动反击,双方大战于彭城,仅半天,楚军就打败汉军,歼灭了汉军十余万人后,继续对其追击,将其逼至东[]水一边,又歼灭了汉军十余万人,而就在这时刘邦利用楚军队形混乱,乘机带兵突围,逃至下邑,后逃回了荥阳。[1][2]
战后,刘邦的汉军与楚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彭城之战虽然楚胜汉败,但此时刘邦势力获得了极大地扩张,已经摆脱了其危险境地。而项羽的势力相较于战前已大大减弱了。学者武国卿、慕中岳认为,楚军得以胜利除了其骑兵勇猛,以及项羽战术出色外,还因刘邦占据彭城后放松警惕,给予了楚军以可乘之机,使得楚军能够反击成功,夺回彭城。[1][2]

战争背景

项羽分封诸侯时,由于分王不均,引起了三齐内乱,激发了其他一些诸侯的反项羽的情绪。在张良的建议下,项羽最终决定发兵北攻齐地。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楚军攻入齐地,两军在城阳附近展开战斗,而齐军由于经验不足,很快就被楚军打败了,齐王也在撤退途中被平原人打死。楚军继续乘胜攻略齐地,但由于楚军军纪不严,所到之处烧杀劫掠,引起了齐人的怨愤之情,继而愤起反抗楚军,在广大百姓的支持下,项羽带领的军队深陷齐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