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1889—1947),字魁元,河南永城人,民国时期军事人物、军阀。[1] 孙殿英早年不务正业,与地痞为伍。1914年投河西土匪张平,后加入豫西庙道会。1922年投奔冯玉祥任命的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历任排长,机枪连连长、营长等职。北伐战争开始后,孙殿英部被国民革命军收编为国民第3军,孙殿英出任旅长,不久又转投任山东督办的奉系军阀张宗昌。1928年再次接受蒋介石改编,期间以演习的名义,于7月初炸开清东陵,盗掘乾隆皇帝、慈禧太后陵墓,盗走大量珍宝,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清东陵盗墓案”。[2]中原大战期间,依附阎锡山,战败后转投张学良,先后出任师长、军长。1933年,在热河赤峰阻击日军,与日军相持七日。后因被蒋介石所忌惮而被调任青海区屯垦督办,进驻青海后败于阎锡山、何应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日军所俘虏,出任伪军军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4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期间,孙殿英跟随胡宗南部进犯解放区,1947年5月在解放军解放汤阴的战斗中被击败俘获;后病逝于热河高阳监狱,时年58岁。[3][4][5][6]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孙殿英出生于河南永城,父亲孙玉林曾因口角杀人入狱并死于狱中。孙殿英少时顽劣,7岁入私塾读书时,因与同学斗殴而受到老师的责罚,孙殿英于是放火烧毁了塾馆,他也因此被开除,跟随母亲在乡里乞讨度日。[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