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社起义

1930年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事件
雾社起义,又称雾社事件,是指在1930年台湾地区高山族[a]人发动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武装起义[2],源于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进行的镇压和剥削,在日本殖民者举办“台湾神社祭”期间,当地人民因砍伐祖先的神灵而发起反抗。日本巡警吉村与达拉欧的打架事件成为雾社起义的导火索。[3][4]
1930年10月27日,由莫那·鲁道领导的台湾土著居民在雾社发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行动,起义军在夺取了大量武器和弹药后占领了整个雾社地区,杀死了一百多名日本人,但最终在日本军队的打压下失败。在随后的“第二次雾社事件”中,与日本军队交好的道泽部落袭击了起义军族人。[5][6]
雾社起义被日军残忍地镇压,幸存的泰雅人被迁移到川中岛,并进行监视和改造,遗族遭受严格的控制和镇压。雾社起义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剥削政策的英勇行动,揭露了日寇的凶残和腐败,标志着日本殖民统治对高山族“理蕃”政策的失败,体现了泰雅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牺牲精神,对台湾历史和抗日战争都有重要影响。[7][8][9]

背景

为了控制台湾山地蕴藏的矿产,日本殖民当局实行了“理蕃政策”,对土著居民进行镇压和剥削。自1896年开始,日本殖民当局就开始对土著居民实行“讨伐”,并在1910年开始实行“蕃人讨伐五年计划”,强制收缴枪械,镇压各部落。在这场持续五年的讨伐中,日本殖民者动员了2.5万名军警,导致2万名土著居民死亡,并强制收缴了3.15万支枪械。在大规模的镇压之后,日本殖民当局开始实行“抚育”政策,对土著居民进行生产教育和殖民奴化教育,强制让他们使用日语作为共同语言,开展商品交易,还强迫台湾高山族女子与日本人通婚,使土著居民改变生活方式,不再发生反抗行为。[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