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须鲸属-抖音百科
须鲸属(Balaenoptera)隶属于鲸偶蹄目须鲸科,以其巨大胸鳍和流线型体型而闻名。截至2024年6月,据《全球物种名录》统计,该属共有8个物种[10],代表物种有已知最大生物蓝鲸、世界第二大鲸类长须鲸和全球分布的小须鲸等[11][9][12]。须鲸属体型从7到30米以上不等,皮肤颜色多为深灰色或黑色,头部短而宽,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偏后且形状多为三角形或镰刀形,有助于物种识别有助于物种识别[6]。 须鲸属通过复杂的过滤系统捕食磷虾和小鱼,通常独居或以小群体形式出现,通过低频鸣叫、哨音和脉冲音进行长距离交流[8]。须鲸属种群的分布范围广及全世界的海域,从最寒冷的北极和南极水域到温暖的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其中,部分物种每年进行长距离洄游,夏季迁徙到极地觅食,冬季迁徙到温暖水域繁殖[7][6]。 须鲸属鲸类的种群数量由于商业捕鲸、船舶碰撞、渔网缠绕、噪音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急剧下降。截至2024年6月,须鲸属中有8个物种被列入IUCN,其中1个极危(CR)、2个濒危(EN)、1个易危(VU),分别是莱斯须鲸、蓝鲸、塞鲸和长须鲸。2021年,须鲸属中有6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均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除了将其列入保护名录外,还通过立法保护、栖息地保护、科研监测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恢复种群数量[2][13]。 须鲸属在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须鲸属种群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在控制浮游生物种群、促进营养物质循环和支持食物网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14][15]。近年来,观鲸活动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项目,通过观鲸,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16][17][18]。 命名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