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

禾本科燕麦属植物
野燕麦学名Avena fatua L.)为禾本科Poaceae燕麦属Avena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麦、浮麦、浮小麦铃铛麦[2][1][3]。在世界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在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3][4]。野燕麦是一种中生禾草,具有抗旱耐湿,生长快,种子繁殖力强等特点[5][4]
野燕麦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具2-4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含2-3小花,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花果期4-9月[3]
野燕麦营养丰富,茎叶茂盛、草质柔软,可调制成干草喂养家畜[4]。据《中国药用植物》记载,野燕麦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固表止汗等作用[6]
野燕麦是农田常见杂草,具有分布广、危害重、易传播、难以防除等特点,易与作物争夺水分、营养和空间,诱发病虫害发生,影响粮食生产[4][5][7]。2013年,野燕麦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列为2级严重入侵类物种[8]。防治野燕麦的方法包括农业防除、化学防治等[9]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