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

1939年抗日战争战役
昆仑关战役,又名“昆仑关大捷”,是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六军与日军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在广西[yōng]宁县(今广西南宁东北的昆仑关发生的一次大型山地作战,属于桂南会战的一部分。[2]
1939年11月,为了占领桂越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南宁龙州,切断中国海外补给,日军发动桂南战役,并于同年12月4日攻占昆仑关[3][4]中国国民政府紧急调兵增援,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同年12月18日凌晨战斗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5]次年1月11日,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三十六军接替第五军的防务,至此,反攻昆仑关战役取得胜利,确保了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6][5]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包括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等在内的第二十一旅团官兵共有4000余人被击毙,而中国方面伤亡2万余人,并缴获了日军大量枪支弹药。[7]
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首次对日军实施攻坚作战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打击了日军的气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同时保持了国际交通线的畅通,减轻了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和军事压力。[8]战后,中国力量逐渐增强,日本力量逐渐削弱,为后来中国军队的战略反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8]
日本陆军少将中村正雄曾评价说,日军在昆仑关战役中遇到了比俄国更顽强的对手。[9]

战役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