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蔓菁-抖音百科
蔓菁高达10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大头羽裂或为复叶,中部及上部茎生叶长圆披针形,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鲜黄色,倒披针形,有短爪。长角果线形,果瓣具1显明中脉。种子球形,浅黄棕色,近种脐处黑色,有细网状窠[kē]穴。花期3-4月,果期5-6月[1]。 蔓菁的肥大肉质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口感柔嫩致密,可作为蔬菜食用,还可用于腌制酸菜、制作酱菜等[7][8]。并且其肉质根和叶子营养丰富,味甜多汁,可用于饲料喂养[6]。此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蔓菁的根、叶、花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消食下气、解毒消肿、补肝明目、敛疮等作用[9]。 历史
蔓菁是一种耐旱的蔬菜,适于粗放栽培,在中国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十分重要,也是中国古文献最早记载的蔬菜种类之一。在《诗》中,蔓菁被称作葑。汉代学者扬雄在《方言》卷三指出“葑、荛,芜菁也”,三国时期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记载“葑,蔓菁;幽州人或谓之芥”。从考古资料和《诗经》的文字记载来看,蔓菁可能发源于中国西北,至少有6000多年的栽培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