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是指世界上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此概念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在2001年首次提出。[8][9]最初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英文首字母组成的“BRIC”一词发音与英文的“砖(BRICK)”相似,中国媒体和学者将其译为“金砖国家”。[10][11][12]南非(South Africa)于2011年正式加入“金砖国家”,于是英文名称定为“BRICS”。[11][12]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于2006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推动金砖合作升级至峰会层次。此后每年开启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截至2023年11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共举行15次会晤、9次非正式会晤[13][1][3]。 2023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金砖国家占全球生产总值(GDP)的35.7%,超过七国集团的29%。[14] 金砖国家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将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与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大国联合起来,致力于为各国提供更加开放、公平的追赶发展平台,实现“共同繁荣”[15]。 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 内斯堡举行,作出金砖扩员的决定。2024年1月1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12][5][16][3]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尼日利亚成为金砖伙伴国。[12]当地时间6 月13日,巴西政府以轮值主席国身份宣布,越南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伙伴国。[1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