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1236-1279年),字君实,亦字实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抗元名臣。[1][2][3] 陆秀夫出身名门,5岁入学馆读书,得到很多名师指点,县试、州试、乡试皆高居榜首,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官至左丞相。他致力于匡扶宋室,抗击蒙元,先后拥立宋端宗赵昰和宋末帝赵昺,后崖山兵败,背赵昺[bǐng]跳海而亡。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1][2][3][4][5] 后人搜集陆秀夫的著作,整理成《陆忠烈集》。[6][7]其忠烈壮举,为后人铭记缅怀。清朝康熙皇帝为陆公祠写下匾额:忠节不磨。[8]董必武也赞叹陆秀夫:义士争传陆秀夫。[9]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皇帝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八年(1858年),中国各地孔庙皆奉旨配祀陆秀夫。[10][3] 生平经历
文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