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赞普(公元755--789年),史书又称他为“足之翦”,他是赤松德赞之子。其父于公元788年禅位后,他于同年4月继位,公元788-789年在位,计1年零9个月。牟尼赞普即位后,虽然吐蕃势力空前强大,夺取了唐朝的51州,属下有160万各族人民 ,但由于连年战争,民众困于兵役,怨声载道,危机四伏,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搞好社会安定,从精神上控制劳动民众,加强王权统治,他继续大力扶植佛教,命令臣民必须向寺院布施财物。[1]为了缓和兼并之风,他曾三次下令平均臣民财富,这直接侵犯了贵族的利益,遭到母后哲蚌氏的强烈反对。贞元十四年(798),被其母哲蚌氏毒死于雍布宫。[2][3][4] 生平简介
牟尼赞普(公元755--789年),史书又称他为“足之翦”,他是赤松德赞之子。其父于公元788年禅位后,他于同年4月继位,公元788-789年在位,计1年零9个月。为母哲蚌氏毒死,终年34岁,葬于拉日登保陵,其父墀松德赞在公元797年病死后,同年4月继位。牟尼赞普继位后,遵循父王国策,极力扶植佛教,命令臣民必须向寺院布施财物。他又三次下令平均臣民财富,试图缓和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但遭到了以母后哲蚌氏为首的贵族的强烈反对,均未见成效。墀松德赞退位时,曾将王后抛容女赐给牟尼赞晋。在墀松德赞丧事期间,抛容女仍然浓妆艳抹,毫无悲伤之情。这使母后哲蚌氏十分反感。哲蚌氏要派刺客谋杀她,被牟尼赞普阻止。哲蚌氏移恨于牟尼赞普,就于公元798年11月乘机在逻些的雍布宫毒死了牟尼赞普。 牟尼赞普(མུ་ནེ་བཙན་པོ),又译作穆尼赞普、木奈赞普等,藏王赤松德赞之子,松赞干布之后的第七代吐蕃藏王。牟尼赞普的生平在史书记载中众说纷纭,他继位执政的年代也有不同说法,有说他是赤松德赞去世后继位,也有不少记载中说他即位之时赤松德赞尚在,去了别处闭关修行。 这位藏王执政的年份,也有多种说法,不少史料称他在位时间短暂,只有一年零七个月(或一年零九个月),但又有执政四年、五年、七年零九个月、十七年的不同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