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自治州
1
4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蒙古语:Бортал)。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北部部分地区和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东部与塔城地区乌苏县、东北部与托里县相连;南部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宁县霍城县三县相邻。博州成立于1954年,全州总面积2.72万平方千米,辖“两市”(博乐市阿拉山口市)、“两县”(精河县温泉县),境内驻有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及其所属9个团场。博州首府位于博乐市。全州总人口50万人,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5个民族。[1][7]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西、北、南三面环山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博州的地形特征为“两湖三山”,有着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沙漠戈壁、绿洲湿地、沼泽湖泊等多种地貌,博尔塔拉河精河两大水系贯穿其中。博州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光能资源充足,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历史悠久,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博尔塔拉曾为塞种人游牧地。魏晋南北朝时为柔然、悦般活动区域。唐朝在博尔塔拉设“双河”都督府,为西突厥游牧地。元明为卫拉特蒙古游牧地。清乾隆年间,从张家口察哈尔蒙古兵丁进驻博尔塔拉屯垦戍边,后又有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的土尔扈特西部落驻牧于精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7月13日成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3][8][9]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整体经济实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9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2022年,博州地区生产总值481.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三次产业比重为21.1:32.3:46.6。近些年来,博州依托自身的区位、战略、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入挖掘口岸“富矿”资源,积极构建“博乐阿拉山口精河”新型工业金三角和“博乐—温泉—赛里木湖”文旅康养金三角,加快发展粮油、纺织、畜产品、特色果蔬、新能源、绿色矿业、现代物流、进出口落地加工、文旅康养等九大产业。其中,阿拉山口作为博州对外交流的重要通商口岸,以建设成为集铁路、公路、航空、输油管道四种运输方式兼有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一类口岸。同时,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也是新疆第1个批准设立、全国第16个综合保税区。阿拉山口口岸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往欧洲最便捷、最稳定的大通道[1][6][10]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草原”,素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的美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博州古遗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古驿道遗迹和赛里木湖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1][11][1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