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

中国国民党政治家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原名祖燕,字立夫,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曾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CC系首领。[1]
1923年,陈立夫毕业于北洋大学,继而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初任山东中兴煤矿采矿工程师。1926年,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左右。1928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等职,与陈果夫组织“中央俱乐部”,形成CC系(后发展为中统)。1934年,协同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1935年,奉蒋介石之命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和谈判。1938年,任教育部长,主持战时教育事业的维持和发展。抗日战争期间及胜利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49年12月,前往台湾策划国民党“改造”方案,遭蒋介石排斥。1950年,赴美经营养鸡业。1966年,重返台湾,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孔孟学会”理事长,并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推动两岸交流。2001年2月8日,卒于台湾台中。[1]
陈立夫作为CC系的核心人物,曾大力杀害共产党人,镇压民主力量。但他的一生也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教育事业以及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2]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