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个被设为区的行政单位,下辖七个镇、四个街道,吴江区总面积117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总面积314.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5.41%。2024年末,吴江区户籍总人口为928495人,比上年末增加9472人,增长1.0%。[11]常住人口157.52万,[12]该区域主要使用方言为吴语。[5][1][13][8] 吴江区位于江、浙、沪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有大运河流经,且紧靠太湖。它早在公元909年建县,别名笠泽、松陵、鲈乡等,于2012年正式成为苏州市辖区,吴江区地处太湖流域,是扬子古陆的一部分,介于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04″~120°53′59″之间,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区地势低平,河湖水系发达,有大运河流经,紧靠太湖。[1][2][14][4][3] 2024年吴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0.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2%。
吴江区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形成了蚕桑丝绸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千年运河文化、莼鲈诗词文化、国学文化和江村富民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同里、黎里、震泽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退思园、师俭堂等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多项国家级、省级等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江区历代知名人物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陆龟蒙、柳亚子、费孝通、程开甲等。[15][16][17][18][19]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