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水

中国豫剧生角
周海水(1894年-?),豫剧生角,原籍河南省上蔡县,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王村乡韩村。光绪末年,周海水的父亲周马成因家贫妻亡,带着三个儿子往北讨生,最后落户于荥阳县王村镇(今属荥阳市王村镇)。1928年,周海水在郑州创办“太乙班”,打破门户之别,影响深远。后筹资兴建“长发戏院”。
1930年,周海水与其兄周银聚(名武生)创立科班,聘请名师,致力于戏曲教育事业。1936年底,周海水率领太乙班前往长安,将豫剧艺术传播至西北地区。太乙班中,常香玉汤兰香等大批女演员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各地豫剧舞台的佼佼者。1955年,周海水加入荥阳县豫剧团,1956年调至开封地区豫剧团。1962年,周海水参加河南省名老艺人会演,以《清风亭》一剧崭露头角。

人物经历

周海水(1894—1965年),男,豫剧生角。河南省荥阳县王村乡韩村人。
幼年进密县小八班学戏,科满留班。后曾到密县超化窑大二班、小二班、太乙老班、白寨新太乙班等处搭班。初主演丑角,活跃于豫西舞台,后改须生。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豫剧须生表演声腔艺术。其唱腔讲究“三分唱、七分白”。念白时抑扬顿挫,唱腔则用豫西调的“下五音”,吐字清,腔调润、喷口准确脆拔,富有力度。其表演绝技甚多,最拿手的“气死功”,瞬间昏倒,形象逼真。于“豫西三张”之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时号称“一周三张”,并被豫剧界誉为“须生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