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觉寺-抖音百科
昭觉寺是四川成都的一座重点佛教寺院,素有“川西第一丛林”和“川西第一禅林”之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昭青路333号[2],与文殊院、宝光寺、大慈寺合称为川西四大佛教寺院,是中国重点佛教活动场所。[5][2]1998年6月10日,昭觉寺被列为成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 昭觉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4],晚唐乾符五年(878年)改名为“昭觉寺”,[6]北宋时,曾改名为“六祖寺”,而后宋徽宗崇宁年间又复寺名为“昭觉寺”,并沿用至今。[7]北宋时休梦了觉禅师的第五世法嗣延美禅师重修寺庙。[8][9]明末时期,昭觉寺毁于战乱,至清康熙年间才得以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昭觉寺又因人为因素再次濒临毁灭。[10]直至1983年,昭觉寺重新修建。[1] 昭觉寺坐北朝南[11],占地面积为128亩[2],呈典型十方丛林建筑布局,分左、中、右三路。[12][13]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堂、御书楼、观音阁、涅盘堂、藏经楼、圆悟禅师墓、圆通宝殿、达摩殿和地藏殿等。[2]寺内殿堂巍峨庄严,佛像精美,寺藏匾额、名人墨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特殊的历史价值。“应世人间”匾额、《万水千山》书法作品则记录了中国国家重要领导人朱德元帅与昭觉寺的深厚渊源。[12][14]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至今仍有一些寺庙把昭觉寺视为祖庭,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15]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昭觉寺为司马相如故宅[16],据中和五年(885)萧遘所撰写的《昭觉寺记》[17],昭觉寺在汉朝[18]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17],宅号"建元"。唐朝贞观年间,被改建为佛刹,名为建元寺。[19]乾符五年(878年),寺庙兴工构殿,剑南节度使崔安潜奏请更名为“昭觉寺,其意为“以其昭昭使人昭,以其先觉觉后觉”。[6]于是,唐僖宗取其意,赐名“昭觉寺”。[12]而后在北宋时和南宋初,该寺曾先后改名为“六祖寺”和“昭觉禅林”,但清代时又复名为“昭觉寺”,并沿用至今。[7]